【返回首页】
特别是对儒家传统有两个突出的价值批判:一是严重轻视妇女,二是精英对文化、特别是对文字的垄断。两者都不利于现代国家国民潜力的充分发挥。
为了实现现代的国富民强,这两个领域必须改变,于是呼吁“打倒孔家店”,让妇女走出家庭、进入社会,成为和男性一样平等的公民。文学作品、政府公文应停止使用文言文,因为文言文与平民生活脱节,不利于平民教育,学古文汉字太费时,亟需改革等等。胡适等人提倡白话运动,鲁迅的短篇小说便是最早的尝试之一。
作为五四运动的继承者,中国共产党将这两个批判都付诸于实践,并将其定性为革命和解放。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的第一部法律就是《婚姻法》,旨在解放妇女。中国政府不但推广了平民识字运动,还推行简化汉字,并命名“普通话”为官方语言,即普通老百姓所使用的语言。
我们在考察中国廉价劳动力有利于1980年代以来的制造业发展这一论题时,就不难看出,正是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平民教育水平的提高,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几乎无限数量、且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大军。仅仅“廉价”不足以成为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因素的充要条件,这些劳动力还需识字,并受过最基本的教育,而这正是得益于中国1949年革命传统。对此有怀疑的人,只需对比一下印度,就能明白这个道理。